12月18日,在四川省德阳市举办的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四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圆满结束。本次大赛历时4天,以“新智造、新技能、新梦想”为主题,重点围绕智能制造本体技术和应用场景,设置装配钳工(智能制造单元安装与调试)、物联网安装调试员(智能制造数字技术应用)、模具工(精密模具智能制造系统应用技术)、仪器仪表制造工(仪器仪表与智能传感应用技术)、电工(智能制造单元生产与管控)5个赛项,分职工组、学生组两个组别,均为双人团体赛。
本届大赛竞赛项目聚焦流程工业智能制造技术发展需求,围绕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对智能仪器仪表设计制造、应用等产业基础高级化领域的新要求,重点考察选手运用先进仪器仪表与智能传感检测技术,完成测量及智能控制系统在柔性流程工艺中设计、搭建、编程与调试等的综合能力,并最终实现测控系统高质高效、绿色环保、健康安全地运行,旨在促进流程工业智能制造领域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技术提升。
比赛中,全国共有80支参赛队伍参加仪器仪表制造工赛项。经过省内选拔赛,云南省派出3支队伍参与该赛项的角逐,分别是: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参赛队、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和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参赛队。3支队伍奋力拼搏,经过激烈竞争,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的曾毅和杨波获得职工组全国二等奖,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的窦品陈和陈甲获得职工组全国三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昆明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冯丽辉教授和理事张竹涛高工受聘为本次全国大赛的裁判。
赛后,获奖人员窦品陈和陈甲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在理论考试方面,装配钳工、物联网安装调试员、模具工、仪器仪表制造工、电工5个专业组题库各占20%,共200题。在实作考试方面,实际命题与之前样题类似,但任务量更大更细,比赛时间5个小时,包含裁判验收时间(裁判分任务完成验收)。实际队员可操控时间为4个小时。
担任此次大赛裁判的冯丽辉教授认为:从平台提供方的角度来看,制管和安装仪表最耗时的是栋梁公司,博诺公司次之,中控公司最易;职工组和学生大多来自各地方的技师学院,他们针对比赛项目练习时间较多,准备较为充分,有一定优势;此类赛事需要选手正确理解题意,熟悉设备和控制系统,制管和仪表安装等,2人的综合能力都要强,相互配合默契,才能得高分。本届大赛作为国家一级赛事,参赛队伍众多,云南省的3支参赛队伍在昆明仪器仪表学会的指导和培训基础上,经过积极刻苦的训练,能在全国赛上获得好成绩,充分说明云南省仪器仪表制造工在国内是有优势和有竞争力的。未来,昆明仪器仪表学会将推动更多的仪器仪表工参加竞赛,展示风采。
昆明仪器仪表学会 张付杰
责任编辑 韩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