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相关要求,围绕喜迎二十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官渡区“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等主题,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第二十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为背景,官渡区科协、区教育体育局、团区委、区关工委、区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官渡分局六家单位联合开展了官渡区第一届中小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
7月22日至26日,本次比赛作品评审会在官渡区科协举行。评审会邀请了昆明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副院长潘珉、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杨春燕、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副书记张卓亚、《蜜蜂报》编辑部主任潘颖、昆明市西山区在地自然体验中心主任全海燕、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秘书长李羿、官渡区南站小学美术教师暨昆明市科技绘画工作室负责人戴静共7名专家参与作品评审。
此次比赛分为发明创新、实践调查、宣传创意三个类别,其中发明创新类仅面向初、高中学生,实践调查、宣传创意类面向所有中小学生。共有来自全区约30所学校的661件作品参赛,其中小学组565件、中学组96件。最后,共有554件有效作品进入到专家评审环节。这些作品充分体现出与“水”有关的内容,不仅包含了水污染、水循环、水安全、水净化、水生态等内容,还能做到因地制宜、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积极融入创新实践内容。参赛者能够通过发现生活问题,提出解决思考方案,一些优秀的作品受到了专家评委的一致肯定。
评审前,评审专家组对评审方法进行了商议,在评审过程中,从参赛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等方面严格把关,严格按照以“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的“三自原则”进行了认真评审,最终评出获得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的各类作品。评审专家除了考察入评项目的立意、形式、方法以外,还着重考察选手的创新设计和创意思维呈现。截止目前,官渡区科协正在进行评审结果复审,以确保整个评审过程的公平公正。复审完成后,本届赛事的评选成绩将进行统一公示,优秀作品将在《蜜蜂报》上轮流展示。
首届官渡区中小学生水科技发明大赛的举办,旨在培养青少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节约意识,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节水行动,关注科技发展,激发他们对于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提高中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全区中小学生通过发明、调查和宣传的方式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育。下一步,官渡区科协将围绕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和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搭建科技创新教育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官渡区科协
责任编辑 丁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