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由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和高原内燃机分会主办,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昆明)有限公司、昆明内燃机学会、云南省内燃机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内燃机燃烧与高原环境适应性学术研讨会在安宁成功举办。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潍柴动力等科研院所与行业龙头企业齐聚一堂,围绕内燃机燃烧学、高原内燃机技术突破、标准体系构建等方面,开启跨领域、跨区域的深度交流。
研讨会开场,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昆明)有限公司董事长胥峰、天津大学教授尧命发分别代表行业与学界致辞,强调高原环境对内燃机性能的特殊挑战,以及该领域技术突破对我国西南地区、南亚和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交通发展的战略价值,为会议定下“技术攻关+产业适配”的核心基调。
此次会议围绕“燃烧学前沿探索-高原适应性技术攻坚-一带一路交通科研创新”三大主题逐一开展。会议第一阶段,在天津大学教授裴毅强主持下,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校长、教授雷基林率先介绍学院科研发展方向,以及聚焦产教融合赋能内燃机技术攻关情况。随后,与会专家围绕高原工况下燃烧特性、燃烧学前沿理论展开研讨,从燃料化学反应机理到高效燃烧系统设计,为技术突破筑牢理论根基。
会议第二阶段,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申立中率先开讲,直指柴油机高原性能痛点;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昆明)有限公司刘典云、黄佑贤、郑永明三位专家接力呈现“测试-排放-标准”技术链条,构建起覆盖轻型车辆到重型动力的高原测评体系;英国伦敦布鲁奈尔大学院士赵华拓展了零碳动力国际视野;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昆明)有限公司高工杨东阳详解“中老泰整车验证走廊”建设进展;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校长、教授雷基林分享了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综合交通政策框架,为区域国际合作铺就技术通路。
当前,我国高原地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对高效、环保的内燃机需求迫切。本次研讨会不仅凝聚产学研合力,更推动“高原内燃机环境适应性标准体系”构建。未来,各方将持续深化合作,助力我国内燃机产业实现“高原适配+绿色转型”双突破,为区域交通发展与国际合作注入强劲动力。
昆明内燃机学会
责任编辑 韩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