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14日,宜良县清远小学科技节精彩上演,科普大篷车展览、科普讲座等活动将科技节氛围推向高潮,3000余名师生沉浸式体验科学魅力,在心中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科普大篷车启迪学生数学思维
13日,县科协“科普大篷车”携带20余套以数学为主题的互动式科普展品驶入学校。展品涵盖数学思维、逻辑推理、视觉错觉等多个领域。
孩子们围绕在科普大篷车周围,通过动手体验深切感受数学魅力。科技辅导员穿梭其间,将深奥的数学原理转化为趣味问答,引导同学们主动寻找答案,激发其科学探索兴趣。除了数学主题展品,现场还设置了无人机和机器人表演、古生物化石展示区。在科技志愿者的操控下,无人机灵活完成空中盘旋、翻转等动作,引得学生们仰头惊呼;结合图文展板,志愿者生动讲述化石的形成和研究历程,学生们听得格外专注,频频举手提问。
清远小学负责人表示,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成功地将“传播知识”与“提升素养”融为一体,通过沉浸式、互动性的科普模式,有效弥补了学校课堂教学资源的不足,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了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种子。
科普讲座点燃科技探索热忱
14日,县科协特邀昆明市第一中学信息技术正高级教师杨蓉带来“科普进校园”专题讲座,让学生在与名师的互动中拓宽科学视野,真正点燃对科技探索的热忱。
杨老师围绕学生兴趣与认知特点,系统科普了AI(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核心概念与生活应用,用“智能推荐”“校园应用”等贴近学生日常的案例,打破科技知识的抽象感;还重点分享了当下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的亮眼成果,详细介绍了学生们科技竞赛中的实践成果,展示了同龄人将创意转化为实物的过程,激发了大家参与科技实践的热情与信心。
随后,杨老师特意设计了多轮问答互动环节。她结合讲解内容,抛出了许多贴近学生的问题,引导大家主动思考、踊跃发言。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快速掌握了学生对科技知识的认知程度与兴趣点,精准捕捉他们的思维特点;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单向讲解的局限,让学生从“被动听”变为“主动说”,在表达与交流中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拉近与科技的距离。
讲座效果颇丰,现场氛围热烈。学生们全程专注投入,充分展现出对科技知识的浓厚兴趣,纷纷表示想参与到科技创新实践中。
本次校园科技节反响热烈,为宜良县科普工作注入了新的动能。未来,县科协将持续整合优质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让专业科普力量常态化下沉,不断激发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热情,为提升区域青少年科学素养持续供能。
宜良县科协 孔宁 付湲方
责任编辑 韩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