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科普大篷车开进乡村校园

11月5日—6日,宜良县科普大篷车开进乡村校园,为孩子们送上了趣味科普大餐。

李毛营小学遇上“科普移动课堂”

11月5日,宜良县科协联动臻成科技学校通过科普大篷车,为李毛营小学的师生带来了一场集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的科普实践。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电磁科普展品区,孩子们排起长队,通过亲手操作观察灯泡点亮、指针偏转,直观感受电与磁的奥秘;VR体验区,学生们通过沉浸式场景学习,有效增强了识别和防范邪教的能力;无人机展示与实操环节更是备受欢迎,学生在专业指导下操控无人机起飞、转向,脸上满溢兴奋与自豪。

科技志愿者们化身“科学导师”,带领学生们开展了指南针方向标制作、数学几何折纸等实验。孩子们在合作中理解指南针工作原理,在折叠翻转间,感受几何奥秘,抽象的知识变得可感可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动手能力。

李毛营小学校长李东琼表示,此次活动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完美融合,极大拓宽了学生的科学视野, 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热情。

九乡各民族学子乐享科技时光

11月6日,科普大篷车翻山越岭驶入九乡彝族回族乡一贯制学校,为当地各民族学生送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人气高涨。电磁趣味展品区,孩子们在光影闪烁与电流声响中,直观感受电磁感应的神奇原理;无人机表演区,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观看无人机在空中盘旋、穿梭,详细了解其在农业植保、文旅航拍等领域的应用,部分学生还亲手体验了简易操控,过足了“飞行瘾”。VR体验区尤为火爆,学生们借助设备“穿越”至家乡的喀斯特溶洞,在惊叹自然奇观的同时,加深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数学折纸课堂上,抽象的几何知识通过巧手折叠化为立体图形,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轻松理解知识、提升空间思维能力。

此次活动精准对接民族地区教育需求,既弥补了乡村学校科技教育资源的短板,又以科技手段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学校负责人表示,科普大篷车让学生们足不出校就能接触前沿科技、重拾民族记忆。

下一步,宜良县科协将持续开展科普下乡活动,让科普之光照亮乡村校园,播下科学探索与文化自信的种子。


宜良县科协 陈云松

责任编辑 李霭芬

科普中国
APP
科普中国
微信
科普中国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