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能否用我国更富有的煤炭来生产烯烃等液体能源呢?我国的科研人员已经着手实践这一想法,他们首先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然后进一步将合成气通过费托反应转化为液体能源,例如汽油、柴油和芳烃等。
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电,如黑夜里照明用的电灯、工作使用的电脑等;自然界中也存在电,如天空中的强烈放电现象——闪电等。还有什么能导电呢?
有科学家却提出,当前人类的计算机技术已经触及瓶颈,AI的发展将会受到限制,于是提出了类器官智能(Organoid Intelligence,OI)的概念,并称OI如果能在未来实现,那么很有可能让科幻电影中的“强人工智能”成为现实。 AI、GPT与强人工智能 在了解OI之前,我们首先来说说风头正劲的AI。AI就是人工智能,最早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被正式提出。它是对人的意识和思维过程的模拟,是人类用以了解智能本质的手段。温斯顿教授对AI的定义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
3月19日,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公布获奖名单,“深海一号”工程项目榜上有名。
新一轮探月活动即将拉开大幕,相比之前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探月任务,新任务有何不同之处?预计新任务又会应用哪些新技术、新思路呢?
31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发布郭守敬望远镜(LAMOST) DR10(v1.0版本)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2229万余条光谱数据,是目前国际上其他巡天望远镜发布光谱数之和的2.9倍。